我的吐魯番(63) | 比拉力?艾合買提:堅守鄉(xiāng)村小學的足球播種者
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加帕爾 朱福平
5月16日,鄯善縣連木沁鎮(zhèn)汗都坎小學的水泥操場被曬得發(fā)燙。41歲的比拉力·艾合買提站在球場中央,目光追隨著滾動的足球,汗水順著下巴滴落,在衣領上結出鹽花。這位國家D級教練,是這所鄉(xiāng)村小學唯一的專業(yè)足球教師。
“雖然條件簡陋,但孩子們眼里的光是最珍貴的裝備?!北壤p撫著身旁學生的頭頂,臉上綻開溫暖的笑容。這個曾經從連木沁鎮(zhèn)走出去的少年,帶著改變家鄉(xiāng)孩子命運的信念,在鄉(xiāng)村小學開啟了一場長達八年的“足球墾荒”。
隊員們進行足球日常訓練。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加帕爾 攝
比拉力·艾合買提帶領隊員進行訓練。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加帕爾 攝
2008年從新疆體育學校畢業(yè)后,比拉力選擇在烏魯木齊業(yè)余球隊繼續(xù)磨煉球技。2013年,他成為鄯善縣城一所小學的體育教師,帶領校隊橫掃市縣各級賽事,將“冠軍教練”的名號打得響亮。然而每次回到連木沁鎮(zhèn)探親,汗都坎小學操場上那些追著塑料瓶奔跑的身影,總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頭?!澳鞘俏覊粝腴_始的地方??!”2017年9月,比拉力做出令所有人震驚的決定——放棄縣城優(yōu)越的工作,回到汗都坎小學任教。
比拉力·艾合買提帶領隊員進行訓練。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加帕爾 攝
比拉力·艾合買提與女足隊隊員交流談心。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加帕爾 攝
回到母校,體育器材室的景象讓比拉力心頭一緊:除了幾個脫皮的籃球,連一個像樣的足球都沒有。他開始四處“化緣”——向周邊學校求援,這個學校給兩個舊球,那個學校送三副護腿板。沒有專業(yè)場地,他就帶著孩子們在塵土飛揚的土操場訓練;缺少護具器材,他自掏腰包添置;看到學生光著腳踢球,他默默記下每個孩子的鞋碼。同年10月,他硬是組建起男女各15人校足球隊。
汗都坎小學校足球隊隊員在球場上訓練。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加帕爾 攝
比拉力·艾合買提帶領隊員進行訓練。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加帕爾 攝
真正的考驗來自家長的不理解?!芭⒆犹咔蚰苡惺裁闯鱿??”“踢球耽誤學習怎么辦?”面對質疑,比拉力挨家挨戶走訪,做思想工作。他總說:“足球能讓孩子更堅強、更陽光?!?019年,這支組建僅兩年的女足隊伍,用自治區(qū)青少年錦標賽U12組冠軍的獎杯,回應了所有質疑。“當終場哨聲響起的那一刻,我知道一切付出都值得了?!北壤貞浀?。
比拉力·艾合買提在跟學生互動。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加帕爾 攝
隨著球隊屢創(chuàng)佳績,2019年,汗都坎小學獲評“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?!?。2021年,當水泥操場取代了塵土飛揚的訓練場時,比拉力卻蹲在嶄新的場地上愁眉不展。他摸著堅硬的水泥地面喃喃自語:“水泥地摔著疼,得保護好孩子們?!彪S后便自掏腰包為孩子們購置了專業(yè)護具。
汗都坎小學獲得的部分獎杯、獎牌。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加帕爾 攝
比拉力·艾合買提向女足隊員講解技戰(zhàn)術要點。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加帕爾 攝
如今,汗都坎小學足球隊已發(fā)展到45人,最小的隊員才8歲。這些從鄉(xiāng)村小學走出的足球小將陸續(xù)被遼寧、廣東及烏魯木齊的足球特色學校選中,其中女足隊員祖拜代·加帕爾更成為佛山女足的職業(yè)球員。
比拉力·艾合買提手捧獲獎獎杯。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加帕爾 攝
場邊,女足前鋒熱依汗古麗?阿卜杜巴日撩起褲腿,露出膝蓋上結痂的傷疤:“這是去年比賽對抗時留下的,教練說這是戰(zhàn)士的勛章。”中后衛(wèi)穆凱代斯?吾斯曼則用一句擲地有聲的話表達了全隊的心聲:“害怕摔倒的人,永遠學不會真正的足球?!?/p>
比拉力·艾合買提在執(zhí)裁足球比賽。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加帕爾 攝
14歲的兒子艾力凱木?比拉力受比拉力的影響,從4歲就開始跟著父親踢球,如今已是校隊核心?!鞍职值氖謾C相冊里,除了足球還是足球。”艾力凱木笑著說,“我要成為職業(yè)球員,為國爭光!”
比拉力·艾合買提(正中)帶領女足隊員進行訓練。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加帕爾 攝
八年堅守,比拉力在鄉(xiāng)村小學播撒的足球種子已破土成林。校足球隊相繼捧回自治區(qū)青少年校園足球聯(lián)賽南疆片區(qū)決賽冠軍、自治區(qū)總決賽亞軍等獎杯,他本人也榮獲“全國足球特色學校感動人物”等榮譽。
比拉力·艾合買提和兒子艾力凱木?比拉力合影。吐魯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加帕爾 攝
面對烏魯木齊多所學校的邀請,這位鄉(xiāng)村小學足球播種者始終微笑拒絕:“我的根在這里,我要讓更多‘小胡楊’在球場上茁壯成長。”
海報制作:王婭慧